一、行情即时表现
截至10月21日21时46分,美原油主力合约(WTI)交投于56.82美元/桶,较日间低点56.43美元反弹0.39美元,涨幅0.69%;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报60.58美元/桶,涨幅0.45%。日内行情呈现“弱市反弹”特征:亚盘受API原油库存增加320万桶的压制,油价一度下探56.4美元,逼近2025年低点55.12美元;欧盘时段因空头获利了结推动小幅反弹,但涨幅受限于供需过剩预期,未能突破57.5美元阻力位。国内市场方面,原油主连价格报434.3元,跌幅0.71%,成交量24167手,显示国内投资者观望情绪浓厚。
二、核心驱动因素解析
1.供应端:OPEC+稳步增产,供应过剩持续扩大
OPEC+的增产计划成为压制油价的核心利空。该组织自4月启动220万桶/日自愿减产恢复计划以来,已累计增产近250万桶/日,其中8-9月每月增产55万桶/日,节奏远超市场预期。进入10月后,第二阶段165万桶/日联合减产恢复计划启动,10月、11月均维持13.7万桶/日的增产幅度。尽管增速放缓,但叠加阿联酋因产量基准调整新增的30万桶/日产能,全球原油供应持续攀升。
IEA数据显示,9月全球原油供应量已达10800万桶/日,环比增长76万桶/日,其中沙特产量环比增加55万桶/日至998万桶/日,贡献主要增幅。非OPEC+方面,美国原油产量稳定在1371万桶/日的年内高点,EIA预计四季度产量仍将维持1366万桶/日以上,进一步加剧供应压力。
2.需求端:全球经济疲软与能源转型双重压制
需求侧的疲软态势与供应增长形成鲜明对比。IEA将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下调至70万桶/日,远低于历史同期水平,其中燃料油需求同比下降2.2%,成为唯一拖累项。核心原因在于中欧能源转型加速与经济增速放缓:欧盟推进2026年停购俄罗斯石油立法,中国实施“减油增化”转型,交通领域电气化率提升持续削弱原油绝对需求。
全球央行政策分化进一步加剧需求不确定性。尽管美联储鸽派主导降息预期,但美国政府停摆导致经济数据缺失,市场对需求前景判断模糊;欧洲央行虽维持利率不变,但欧元区制造业PMI处于收缩区间,服务业扩张乏力,能源消费韧性不足。OPEC虽维持2025年需求增速130万桶/日的预测,但也承认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可能构成潜在风险。
3.库存与机构预警:累库速度加快,过剩风险升级
库存数据印证供需失衡加剧。下半年以来全球石油库存累计增长4.3%,其中9月原油在途库存增加尤为明显,累库速度较上半年显著加快。IEA最新平衡表显示,2025年、2026年全球原油供需盈余分别上调至183万桶/日、314万桶/日,明年一季度将迎来过剩峰值。高盛、麦格理等机构纷纷下调油价预期,认为供应过剩周期下,油价中枢将持续下移。
三、技术面走势研判
日线级别:WTI原油仍处于2023年以来的三年下降通道中,5日均线(57.2美元)与20日均线(58.6美元)形成空头排列,MACD指标在零轴下方运行,空头动能虽有缩量但未出现转向信号。
关键点位:短期支撑位聚焦55.12美元的2025年低点,该位置与下降通道下轨重合,若有效跌破将打开至49美元的下行空间;上方阻力位集中在58美元整数关口,需站稳该位置才能缓解空头趋势,进一步阻力则看向60美元及63美元。
情绪指标:日线RSI指标已接近2025年4月以来的首次超卖水平,暗示短期下行势头可能衰竭,但尚未出现明确反弹信号,仍需等待资金面配合。
四、晚间及后市展望
1.晚间行情预判
短期需关注57美元阻力位的突破情况:若空头回补推动油价站上57美元,或测试57.5-58美元区间,但考虑到API库存增加与过剩预警,反弹高度有限。若无法突破57美元,晚间仍有回落风险,不排除再度试探56美元支撑位。需留意22时公布的美国当周石油钻井总数,若数据下降或引发阶段性反弹,但难以改变整体弱势。
2.中长期趋势展望
中长期来看,油价仍处于下行周期。IEA预测明年一季度库存环比增加1500万桶,OPEC+11月若维持增产计划,过剩压力将进一步释放。唯一潜在利好来自地缘风险与政策调整:俄罗斯能源设施遇袭、中东局势升级可能引发供应扰动,或OPEC+因库存攀升暂停增产,均可能阶段性企稳油价。
操作建议:短期投资者可依托56-58美元区间轻仓高抛低吸,设置严格止损;中长期需警惕跌破55.12美元后的趋势性下跌风险,密切关注12月OPEC+部长级会议动向及全球央行宽松政策落地效果。
(亚汇网编辑:章天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