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正在访问亚汇网香港分站,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律法规。

减少对英伟达、AMD 依赖,微软未来 AI 数据中心计划主要使用自研芯片

文 / 小亚 2025-10-02 12:02:08 来源:亚汇网

半导体以及位于数据中心内部的服务器,是人工智能模型与应用发展的核心支撑。目前,科技巨头英伟达凭借其图形处理器(GPU)在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,而竞争对手AMD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小。不过,包括微软在内的主要云计算厂商,也已着手为数据中心设计专属的定制化芯片。在意大利科技周期间,斯科特在CNBC主持的炉边谈话中,阐述了公司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战略布局。当前,微软数据中心主要采用英伟达和AMD的芯片,其核心考量是挑选性能最优的芯片,以实现单芯片“最佳性价比”。斯科特表示:“我们对芯片的选择并不拘泥于特定品牌。多年来,英伟达芯片一直是性价比最高的解决方案。为确保拥有足够算力满足需求,我们会积极考虑任何可行方案。”与此同时,微软已开始使用部分自研芯片。2023年,微软推出了专为人工智能工作负载设计的AzureMaia人工智能加速器,以及Cobalt中央处理器(CPU)。此外,有消息称该公司正研发下一代半导体产品。上周,这家美国科技巨头还发布了基于“微流体”的新型冷却技术,以解决芯片过热问题。当被问及微软是否有长期计划,让自研芯片成为其数据中心的主力时,斯科特表示:“当然是,”并补充称目前公司已在大量使用自研芯片。斯科特指出,对芯片的重视,是微软打造完整数据中心系统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他表示:“关键在于整个系统的设计,涵盖网络与冷却系统。我们需要拥有自主决策的空间,才能根据工作负载需求,实现算力的最佳优化。”微软与其竞争对手谷歌、亚马逊均在推进自研芯片研发,此举不仅为减少对英伟达和AMD的依赖,更是为了让产品更贴合自身特定需求,提升使用效率。Meta、亚马逊、Alphabet及微软等科技巨头,今年已承诺投入超3000亿美元(亚汇网注:现汇率约合2.14万亿元人民币)资本支出。其中大部分资金将用于人工智能领域投资,以满足迅猛增长的AI需求。斯科特指出,当前算力短缺问题依然严峻。他表示:“用‘严重短缺’来形容当前的算力状况或许仍显保守。自ChatGPT推出以来,我们始终面临算力建设速度难以跟上需求的困境。”这位首席技术官警告称,尽管微软一直在通过扩建数据中心提升算力,但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。斯科特表示:“即便我们做出最乐观的预测,最终结果往往还是无法满足需求。过去一年,我们已部署了大量算力资源,未来几年还将进一步加大投入。”广告声明: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(包括不限于超链接、二维码、口令等形式),用于传递更多信息,节省甄选时间,结果仅供参考,亚汇网所有文章均包含本声明。

相关新闻

加载更多...

排行榜 日排行 | 周排行